谈起中山文化,2008年2月,定州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以近50万字的《中山文化概览》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概括。中山文化的精髓是和合文化,其特征表现为:仁厚善良尚义重情;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崇德重教修身为本;吃苦耐劳质朴俭约;博采众长海纳百川。中山文化与我国其它地域传统文化相比,缺乏符号性人物、著述,没有越时空、跨地域的影响力,但它见证于“千年古县”的尘与土,渗透于魅力定州的人与情。 风雨千年的定州,每一时期,每一朝代,均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堪称一座完整的历史文物长廊:新石器时代聚落址八处;从商至汉古城址九座;“商代北方方国贵族墓”108座;“汉中山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塔基”;唐“文庙”(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定窑遗址”、“开元寺塔”、“静志寺塔基地宫”、“净众寺塔基地宫”(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清真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道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南城门”(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灏庄园”(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晏阳初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风店战役遗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长廊地下、地上呼应,远古重文与近代启蒙齐驱,儒、释、道、伊并举,工、耕、生、战共存。 (责任编辑: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