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泰宁县的“耕读李家”,很多人大概都不陌生。这里是明朝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出生地。在这里,气势恢弘的将军帽、攀登李家岩,构成中国之最的丹霞岩槽;历史名人隐居的清幽氛围,自然人文的完美结合让曾经默默无闻的际溪村充满着古今并现的魅力,开启了两岸乡创产业交流的征途。 而这一切,离不开这位来自台湾南部的姑娘和她的团队…… 张欣颐,2014年从台湾辅仁大学景观设计系研究所毕业后,2015年夏季加入台湾上趣团队,便跟随团队从台湾出发,正式参与福建美丽乡村项目,负责空间规划设计等相关建设工作,在泰宁县际溪村创办了工作基地,开启了两岸乡创产业交流的征途。 怀梦的种子在泰宁实践中孕育 2014年,泰宁县委县政府决定打造“五朵金花”旅游村,生态自然人文俱佳的杉城镇际溪村名列其中,张欣颐所在的台湾上趣智业团队接手际溪村的规划设计工作,讨论关于际溪村的改造与愿景,因际溪村拥有独特的丹霞田园风光和深厚的岩穴文化内涵,所以定位为“耕读李家”。进驻,是上趣智业团队认识际溪村的第一步,张欣颐带领团队便在际溪村住下了,烧柴生火、吃饭、打水,同村民们一起经历了“耕读李家”从无到有的过程。 耕读李家风貌 在张欣颐等一批台湾青年的努力下,老旧的村居变成错落有致的民宿,陈年的“尚书故里”重现昔日荣光,团队新增设的“香草馆”和“李家编造”、漆器工坊等体验馆、实验室,吸引着省内外游客慕名体验。寒暑假、周末等时间节点,无数家长带着孩子在“耕读李家”享受着美好的亲子时光,昔日的小村落变身今日乡村旅游“五朵金花”,到2018年,耕读李家的年游客接待量达到了6.2万人次。见证这一切的张欣颐心中无比欣慰,也在心中悄然埋下了梦想的种子:从“耕读李家”出发,扎根基层、服务农民、振兴乡村。 在打响了“耕读李家”这张乡村旅游名片后,张欣颐一直在思考,除了贡献所学创造富有创意和活力的“耕读李家”乡村旅游点,她们的团队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思路?“闽台两岸交流中心平台”的搭建给了她灵感,她和她的团队开始从提供台湾大专生实习岗位入手,促进两岸大学生交流。 张欣颐在海峡两岸新经济新脉动论坛上发言 从2016年开始,张欣颐带领团队持续推动与台湾高校对接合作,每年接收两批相关专业的台湾实习生扎根乡村,实习期多为半年甚至更久。2017年,张欣颐回到台湾母校进行了三场校园座谈,与百余位在校大学生分享三年来累积的工作经验与心得。利用简短而轻松的座谈,她将上趣团队扎根福建乡村的工作内容介绍给台湾青年,并透过有趣的互动交流分享了大陆的生活环境和对于台湾青年的发展空间。 2018年6月,张欣颐第二次代表上趣团队在海峡论坛做经验分享交流,她讲述的团队扎根福建农村、深耕乡村发展的故事,该团队故事荣获海峡论坛十年故事汇“十佳故事”奖。从进驻福建以来,团队从培育“耕读李家”乡村旅游示范点出发,先后参与了宁德市寿宁县下党村“弱鸟先飞”餐厅、“起飞”民宿项目、古田县“圆瑛文化带”项目,三明市建宁县“荷欢修竹”、尤溪县“悠然下村”、“青岚云山”项目等。张欣颐带着“深耕乡村”这颗初心,带领团队一心耕耘,结下一路硕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欣颐收听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她感慨道:“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我们团队是两岸融合发展‘31条’和‘66条’的受益者,我们庆幸能够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泰宁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像我一样的台湾青年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让我们对未来投入乡村振兴工作更具信心和动力。” 姐妹一家亲, 两岸一家人, 和衷共济,同心奋斗, 共圆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