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越王勾践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直系子孙。无余受封于会稽,以掌管看守供奉夏禹的祭祀。 《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记载“句践语范蠡曰,先君无余,国在南山之阳,社稷宗庙在湖之南。”南山即会稽山,祭禹的社稷宗庙也在这一带。 春秋末年,勾践的父亲允常在位时,与吴国君主阖闾多次作战。越为吴所败,句践忍辱负重,为报仇雪恨,成就霸业而接受范蠡的建议,于公元前490——前489年建立小城,即山阴城,约72公顷。不久又开始修建大城,面积大为增加。大小城的大概位置即现在的绍兴古城区。 越王勾践是一位很注重树立大禹形象和建立禹文化的君王,他在建设以龙山为中心的越国大小城时,同时建立禹庙。 勾践在临终前对太子兴夷说,“吾自禹之后”,明确为大禹的后代。句践奠定了大禹文化在越地的基石。 司马迁曾说,“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及苗裔句践,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句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也。” 大禹治理洪水成功,并将中国划分为九州,厥功至伟。大禹的后裔句践尝遍人间艰辛,终于打败吴国成就霸业,仍奉周朔。句践也十分伟大,有大禹的遗风。 越王句践在复国时期形成的“胆剑精神”激励着无数越地后人,这也是大禹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史书记载 禹陵历史绵长悠久,绍兴名人在这里的故事则一纸一页,不可胜书。将它们连缀到一起,便是一部厚重的绍兴史了。 会稽山下,览古迹,触情思; 继往圣之业绩,开万世之太平。 (责任编辑:陈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