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敏 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对中国旅游产业运行的观察与研究,从社会视角密切关注中国旅游业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是假日改革黄金周存废之争的“挺黄派”代表人物。 戴斌 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当代旅游发展理论,大众旅游发展阶段的政策取向,基于预警的旅游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与游客满意度推介导向的微观监督体系等。 今年的黄金周长假,中国多地景区出现客流“井喷”。从故宫远超历史纪录的单日客流量18.2万,到“华山爆棚事件”,再到鼓浪屿的“沦陷”,明知人多,为何还要扎堆出行?“假日渴求”的背后原因何在,假日景区爆棚将如何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本报对话旅游领域的专家,以期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扎堆出游更多是无奈 京华时报:从旅游者的心理来讲,为什么明明知道高峰还是要去?有观点认为这样的出游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您怎么看? 刘思敏:这个观点完全是错的。黄金周的集中出游实际上是一种理性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判断一个行为是否理性两个标准:是否知情和是否自愿。黄金周已经10多年了,大众传媒时代,黄金周的拥堵地球人都知道;其次,黄金周出游,不是被迫的,不是迫于亲情、民俗等因素,完全是自愿的。平时不能带薪休假,春节要回老家,中长途旅游的愿望如果不是在长假期间,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而且对比一下,每年人数都在增加,去年去了故宫的,难道不是比今年再去要聪明吗?不要以为老百姓都是傻子只有专家聪明。他们也是经过盘算的,这是种无奈的选择。 戴斌:现在全国一年只有两长三短几个假期,人们的出游时间是有限的。加上带薪假期没有落实,人们都是选择黄金周出游,窗口期比较有限。从今年情况来看,上半年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旅游需求一定程度被抑制,十一集中释放;加上今年小汽车免费、部分景区降价、天气晴好拉动了出游的意愿,所以今年形成了很高的高峰。 京华时报:有一种说法,说现在中国的观光旅游跟世界差距已经不大了,但是休闲度假的领域跟发达国家还要差个四五十年。您怎么看?是不是区别于这种出门就看人挤人、上车睡觉、下车照相,然后赶到下一个景点的旅游方式更值得提倡? 刘思敏:周边三百到五百公里以内的旅游,通过周末、小长假就可以满足了,但是中远程的旅游就需要长假。远程的旅游追求的是差异,所谓近处没有风景,风景在远方,就是说的观光旅游。在行业里,“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的说法实际上在我看来是一种误导。两者只是功能不同,没有层次之分。前者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后者达到身心放松休息的目的。要让一个海边打鱼的农民去休闲游,去海边晒太阳,人不骂你有病吗? 戴斌:国际上还有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特别是还有无景点旅游。就是说到达一个城市,参加城市的休闲,参与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里面去。国民的旅游意识还没有达到这样一种程度,觉得到一个地方不看景区景点就不叫旅游。我国的旅游跟国际还有很长的差距。从国际上来看,大众化旅游发展阶段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50年代初期,而我们是从1999年慢慢进入的。国际上跟团旅游不是很多,散客旅游更为常见。到一个地方,晒晒太阳喝喝啤酒,参加一些当地的活动,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达这样的阶段。(责任编辑:九州旅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