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的来临,假期旅游将迎来高峰。很多人在游玩过程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被忽悠的窝心事。近日,从事旅游行业近十年的小金向记者自曝了几起旅游中常见的案例,旅游业内人士也对此作了相关的分析,以方便打算出游的市民懂得如何维权。 【案例1】 旅行社擅扣退团费 事件:今年“五一”,抚州市民吴女士因单位有事不能跟团旅游,但她又交了预付款,于是吴女士向旅行社提出退团,旅行社按照惯例扣除了吴女士旅游票价总额的10%,但吴女士并未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 专业分析:当事双方各有责任。旅游质监部门调查研究后认为,首先本投诉案例的主要责任在吴女士本身;其次因未正式签订旅游合同,旅行社按照惯例扣除沈女士订金的做法没有依据,也不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但旅行社可按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向沈女士追究因退团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专家支招:本案中,吴女士理应承担赔偿责任。但作为旅行社而言,不能想当然地凭惯例扣钱,应耐心向游客解释,争取游客的理解与配合。 【案例2】 出国游名堂多 事件:在选择出国游时,旅行社常隐瞒出国游的真实费用,等消费者交齐款后又让消费者多掏钱;其次是旅游项目与出行前所宣传的有较大出入;还有些旅行社常向游客收取不合理费用。例如导游甚至伙同地陪威胁、恐吓游客。事实上,国家旅游局已经三令五申强调导游不得索要小费。 专业分析:出游前,消费者要和旅行社签订合同,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出境游的行程、路线、景点安排、食宿安排等。若旅游过程中出现了与合同中不符的情况,可根据这些在旅游结束后进行投诉。 专家支招:保留相关证据是关键。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纠纷时,游客要勇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发现权益受到损害时,一方面应据理力争,一方面则应保留相关凭据,为回国后投诉或起诉做准备。 【案例3】 购物拿回扣 事件:某旅行社的港澳豪华品质团的行程中写着:“顺道参观首饰工厂了解珠宝、黄金的制造过程,亲身感受黄金的魅力……后前往广东道DFS海港城等名店购物。” 专业分析:旅游线路上的指定购物点导游都会有回扣。凡是导游带去的购物点,每个游客都会被发给一张号码牌,同一个团的游客同一个号码,结账时须出示号码牌。然而,号码牌的真正功用是方便购物点统计给导游的提成。 专家支招:对此类物品,若不喜欢,坚决不买! 【案例4】 旅游扭伤脚谁担责? 事件:市民黄女士在参加一家旅行社的庐山三日游时不慎滑倒扭伤了脚。回家后,黄女士认为报团时旅行社购买了旅行社责任险,于是要求旅行社赔偿部分医疗费用,旅行社却认为爬山途中,导游已尽到提醒义务,黄女士属于自己扭伤,不在旅行社赔偿范围之内。 专业分析:旅行社责任险的责任范围是:旅游过程中,若因旅行社的疏忽或失误导致游客受伤或发生意外,游客可向旅行社索赔。但若是自己不小心,或遭遇不可预料的意外事件,如地震、山洪等受到伤害,这不属于旅行社赔偿的范围。 专家支招:按照旅游条例相关规定,并未强制旅行社必须为游客购买旅游意外伤害保险,所以不少旅行社能省则省。故而,如果是参与危险度较高的旅游项目,建议游客自行购买或请旅行社帮忙购买旅游意外伤害保险。 【案例5】 星级酒店被“降级” 事件:有些游客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中档价位的常规团都会规定“住宿三星或同级酒店”,许多游客在报名时往往忽略这点,等入住时才发现这样的酒店不是设在郊区就是装修老旧,反正价格肯定比真“三星”便宜很多。 专业分析:最常见就是一个“准”字,所谓的“准三星”,按行话解释起来就是按照三星级标准设计装修,但还没有评到三星级酒店。 专家支招:游客跟旅行社在签订合同时,吃住方面越详细具体越好。 对于上当的游客,可直接向旅游局的质监部门投诉,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中明确规定,“安排的饭店低于合同约定的等级档次,旅行社退还旅游者所付房费与实际房费的差额,并赔偿差额20%的违约金”。 【案例6】 购物点买到假货 事件:今年5月,市民许先生携新婚妻子参加一家旅行团的港澳5日游,当地导游把他们带到香港一家免税商店,许太太看到该商场施华洛世奇水晶吊坠比南昌专卖店要便宜,于是一口气买下了三款。结果回来后在专卖店一鉴别,才发现自己买到了假货。 专业分析:外出购物,最好做到有备而去,事先了解这些商品的价位、款式。特别是高档商品,请谨慎购买。 专家支招:若真要购物,在付款前,一定要确保交易时与售货员作出的口头承诺都清楚列明在发票上。此外还要注意检查商品,确保货品完好无损,配件齐全,特别注意提货时防止货品掉包。游客在旅行团安排的购物活动中消费,可于购货起14天内办理无因全额退款手续,但要保留好全部票据才行。 (责任编辑:九州旅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