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星光大道 香港星光大道是尖沙咀海滨长廊其中一个景点,2004年4月27日开幕,为表扬为香港电影事业作出过贡献的杰出人士(包括去世的和活着的)而建造,大道上有他们的手掌印,是香港的新旅游景点之一。当中有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的铜像,铜像高2米,按照电影《龙虎门》的造型而制成。 金紫荆广场 金紫荆广场位于香港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人工岛上,三面被维港包围,在维港的中心位置,与对岸的尖沙咀对峙,是观景的好地方。金紫荆广场是为纪念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而设,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把一座金紫荆雕像送赠香港,并安放在当时新落成的会议展览中心新翼,面对海港的广场上,现已成为香港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金紫荆广场每日早上八时有升国旗仪式,在特别日子,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行政长官等政府官员会出席仪式,并由警察乐队奏国歌。 海军基地变身新政府总部 英国皇家海军在维多利亚港旁的前「添马舰海军基地」现在是一块很大的空地,该地段已经被决定发展成新的香港政府总部,预计2011年年底完成,耗资52亿港元。添马舰发展工程包括兴建三座建筑物,总建筑面积136,000平方米。第一座是政府总部大楼高座,楼高40层。第二座是政府总部大楼低座,包含行政长官办公室,行政会议办公室等,楼高10层。第三座是立法会综合大楼,楼高10层。此外,工程包括兴建不少于2公顷的公众休憩用地。 7两岸交通编辑维多利亚港分隔香港岛及九龙两岸,因此维多利亚港的交通对香港的经济、民生、发展尤其重要,香港政府一直为如何连通两岸费尽心思。1890年代起,早已有渡海小轮往返维多利亚港两岸。随着香港经济发展,维多利亚港的交通设施由原来渡海小轮发展至海底隧道、地下铁路等现代化设施。 渡轮服务 在未有过海隧道和过海地铁前,渡海小轮是往来维港两岸的唯一办法,香港的渡轮事业也曾一时兴盛。最早的渡轮公司是1888年成立的「九龙渡海小轮公司」,由一位波斯教徒创办,来往尖沙咀与中环。1898年,九龙仓收购「九龙渡海小轮公司」,并把小轮公司改名为「天星小轮公司」。 1900年代初,承办来往香港和九龙的小轮公司多达16家,海港上的渡轮一度蔚为奇观。由于太多公司承办,担心混乱,香港政府在1919年起,批出专营权予「四约街坊轮船公司」,营办港九之间的渡轮服务。1924年1月1日,「四约街坊」专营权届满,由香港油麻地小轮船有限公司接办服务。 此后,有一段长时间大部分航线由油麻地小轮提供服务,主要路线有北角至观塘、九龙城及红磡,中环至佐敦道码头、大角咀及深水埗。1980年代初期,港岛东区至中环的交通十分拥挤,出现了走水路比陆路还快的奇特现象,油麻地小轮于是开办由太古城至中环的非过海渡轮服务,1985年, 维多利亚港(13张)地下铁道港岛线通车后,服务取消。渡海小轮的服务时间至午夜止,停航后市民只能等待第二天早上过海,又或者乘搭收费较昂贵且危险的『哗啦哗啦』私营电船。 中环渡轮码头(港外线码头)的行人路牌上可以看见来往离岛及新市镇码头的编号。1990年代之后,由于陆上交通事业的发达,香港政府对渡轮事业没有大力支持,一些码头像佐敦道码头及大角咀码头一类往昔较繁忙的大型码头,在西九龙填海后并没有重建。今天,除了尖沙咀和观塘外,九龙区就只剩九龙城码头和红磡码头这些没有铁路连接的区份设有渡轮服务。 (责任编辑: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