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进行了深入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灾后恢复重建重大意义 九寨沟地震是继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之后,我省遭遇的又一次强烈地震,具有破坏大、损失大、影响大和衍生灾害严重的特点。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批示,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迅速响应、给予支持,为夺取抗震救灾重大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灾区干部群众,最短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争分夺秒开展人员搜救,全力以赴抢救伤员,及时有序疏散转移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千方百计抢通保通道路,多措并举恢复灾区秩序,众志成城与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斗争,奋力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抗震救灾工作转入过渡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之后,省委、省政府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及时研究部署,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地震发生3个月即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 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的必然要求,事关灾区长远发展和群众长远生计,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地震灾区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自然保护地分布集中,特别是世界自然遗产地遭受地震破坏在国内尚属首例,推进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有利于保护提升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地震灾区属深度贫困地区,基础条件薄弱,经济发展滞后,交通、产业、教育、卫生等短板尤为突出,推进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有利于推动灾区加快发展、群众脱贫奔康。地震灾区地处高原藏区,“稳藏必先安康”战略地位重要,推进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有利于恢复和保持灾区正常社会秩序、维护藏区稳定和民族团结。地震灾区十年内叠遭两次强烈地震,对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发展影响大,推进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有利于灾区产业提档升级、实现长远发展。 二、准确把握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充分运用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紧扣灾区实际,针对受灾特点,坚持和发展恢复重建新路,注重恢复重建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提档升级、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文化传承、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结合,突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城乡住房恢复重建等重点,推进科学重建、绿色重建、人文重建、阳光重建,探索世界自然遗产抢救修复、恢复保护、发展提升的新模式,整体提升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 (二)基本原则——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严守生态资源消耗上线、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推进生态系统修复,维护生态本底。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灾区群众的期待和安危冷暖体现到每一项工作中,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重建成果的最终标准,优先实施民生重建项目,全面提升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灾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底线思维、保证安全。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理念,强化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和全域旅游安全意识,着力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和建设技术规范,确保重建工程质量,保障灾区群众和景区游客安全。 ——因地制宜、科学重建。统筹恢复重建与发展提升,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格落实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专项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确定重建规模、方式、时序。严格按照生态保护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农牧业发展区、人口聚居区的功能定位,优化城镇和产业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促进灾区可持续发展。 ——创新机制、强化保障。探索创新灾后恢复重建体制机制,推进依法重建,充分发挥灾区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重建资金,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办法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重建,形成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强大合力。 (三)主要目标。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任务,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显著增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样板,努力把灾区建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推进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脱贫奔康的典范,早日向世人重新展现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的独特魅力,奋力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全面胜利,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生态环境自然美丽。世界自然遗产地位更加巩固,探索形成修复保护新模式。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维系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功能作用有效发挥。 ——灾害防治安全有效。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常态化,重点区域地灾害防治安全有效。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常态化,重点区域地质灾害得以积极治理、合理避让,城乡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提高,保险意识明显增强,风险防范和损失补偿等作用有效发挥,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高。 ——旅游服务整体提升。旅游设施全面恢复,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游客观光休闲的安全感、便捷性、舒适度显著增强,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基本建成,多元化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和全域旅游格局逐步形成。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住房恢复重建加快完成,民族特色和地域风貌充分体现,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就业创业条件和宜居宜业宜游环境不断优化,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高。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互协调,绿色经济体系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科学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最大程度恢复灾区自然生态功能。 (五)着力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加强震损林草湿地恢复和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修复,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增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修复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加大川金丝猴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麦吊云杉等珍稀野生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六)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合理布设野外监测站点,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整合各类监测系统,建设生态综合监测平台,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完善灾区环境监测设施,开展水、大气等环境质量监测。 四、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防治 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贯穿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坚持预防为主、分类施策、合理避让、重点整治,强化综合防治,保护灾区群众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七)加强地质灾害排查和危险性评估。建立多层次专业化调查排查制度,开展九寨沟景区、漳扎镇和旅游公路沿线等区域精细化详查,充分运用航空遥感、测绘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动态发现、核查、判识地质灾害隐患,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八)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对人口聚集区等重点场所和重要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点,实施综合治理、排危除险;对已查明险情重且不宜采取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威胁区实施避险搬迁,合理避让活动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点和行洪通道;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动态纳入防治方案,采取措施分类整治。 (九)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保障。完善上下联动、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气象、地震等预测预报,提升应急灾情信息快速获取与分析能力,建设疏散救援通道、应急避难场所,健全应急综合指挥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应急处置、受灾群众救助及生活保障水平。 五、持续推进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 围绕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高水平推动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融合发展,把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变为自然价值恢复提升的过程、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的过程、灾区群众脱贫奔康的过程。 (十)加快恢复提升九寨沟景区。科学有序开展核心景观保护性修复,优先做好景点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整治,完善提升景区内部道路、栈道、厕所、安全防护等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恢复和提升接待功能。充分发挥景区旅游资源潜力,丰富多样化景观景点,赋予更多新的内涵和价值。科学评估景区承载能力,创新景区运营管理机制,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