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南阳作家杨永汉受邀重返哈密,讲述30年前的那场家国往事。 进疆后,本报以整版篇幅关注他的报道,竟成了他这一程的最大亮点。 这是一场双城联动—— 晚报报道 被哈密多家媒体引用 7月底,南阳作家杨永汉从新疆哈密归来,一下飞机就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我从哈密回来了,晚报关于我亲历30年前哈密万人大滞留的报道,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和好评。我这一趟重访,是带上晚报去哈密的一趟甜蜜之旅。”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一段载入史册的救援往事和一篇图文并茂的晚报报道说起。 7月,对于59岁南阳作家杨永汉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1987年的7月,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造成兰新铁路中断5天5夜,自费考察大西北的杨永汉,不得不和沿线1.2万人滞留新疆哈密车站,亲历了一场感动中国的救援故事,也写下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今年7月,因为30年前的那封感谢信,杨永汉的名字成了哈密市委宣传部全球范围内寻找的10多名见证人之一。7月24日,他受邀重返哈密,讲述当年往事,诉说内心感动。 在杨永汉重返哈密前,7月19日,获知这一消息的本报记者对话杨永汉,重温哈密万人大滞留事件,并以《一封感谢信,连接30年》聚焦了那场交织历史灾难与真情救援、国家记忆与个体感动的家国往事。 7月24日,杨永汉赴哈密时,特意把本报的这篇报道作为见面礼送给接机的哈密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他们看完报道后,非常感动,非常认可,感觉报道写得客观真实又充满感情。”杨永汉说。 南阳之于哈密,《南阳晚报》之于哈密市委宣传部,均不陌生。2013年至2016年,作为河南省第八批对口支援哈密的城市,南阳20名援疆干部远离故土,扎根哈密,书写一篇篇爱洒戈壁滩、情溢东天山的援疆故事。2016年7月至12月,本报记者曾奔赴哈密,采写出20篇南阳援疆人系列报道,多篇被《哈密日报》同步转发。 这个7月,哈密与南阳,两座相聚2500公里的城市,因一段记忆、一个人物、一篇报道,再次发生真挚又紧密的关联。一切仿佛偶然巧合,一切又像冥冥注定。 所以,7月25日,当杨永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十余位见证者齐聚哈密,受邀参加《培养什么样的公民——从30年前的哈密精神说起》的座谈会,重返当年破小不堪如今高端大气的哈密车站,回忆当年滞留情景,阐述今日哈密印象时,一下机就受到了隆重而尊贵的礼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的多家媒体,纷纷采访了杨永汉这位来自援疆之城南阳的农民作家。为解读杨永汉和哈密的情缘,哈密电视台还对杨永汉做了专访。而本报7月19日的那篇报道,被多家媒体转发引用。 “引用最多的是,是晚报报道中,谈及这场纪念哈密精神30周年座谈会的意义时,使用‘重温哈密记忆,礼赞哈密精神’这12个字来概括。大家认为,这12个字,高度概括,立意高远,非常妥帖。”杨永汉对本报记者说。 杨永汉在哈密 本报7月19日的报道 这是一趟感动之旅—— “30年后,我和恩人拥抱在一起” 30年,一座城,一种精神,代代相传,深入人心,绵延不绝。 除了杨永汉,这次哈密市邀请的见证者,还有当年报道此事的新疆日报社原高级记者殷照明、浙江农科院期刊中心副编审张瑞麟(当年滞留在此的大学生)、哈密市伊州区政协委员王秋爱(当年广播剧《万人大滞留》中的主人公)…… 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这座因哈密瓜文明世界的甜蜜之城,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感受哈密的今非昔比。 这趟重访之旅,杨永汉遇见了30年前援助自己的铁路职工家属古尔尼沙·库尔班。当时,为了不让滞留旅客挨饿,古尔尼沙·库尔班从家里挑来饭菜,分发给滞留的旅客,并把无处安身的旅客接到家中来住。30年前,杨永汉就曾到古尔尼沙·库尔班家中歇脚。30年后,他怀着感动之情登门谢恩。 30年后喜相逢,故人眼中含深情。一踏进古尔尼沙·库尔班的家门,杨永汉和恩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古尔尼沙·库尔班告诉杨永汉,她原来在铁路任职的老伴儿已经去世,但孩子们非常争气,有的是优秀共产党员,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我们虽然不是一个民族,但我们是一家人。我常常教导我的孩子们,要怀着感恩的心,热爱党和国家,热爱新疆,热爱哈密。”古尔尼沙·库尔班这番深明大义的话,让杨永汉听得热泪盈眶。 另一个让杨永汉感动的细节时,在哈密市委宣传部的组织下,10多名见证人去哈密博物馆木卡姆中心参观时,宣传部工作人员向木卡姆中心管理者介绍杨永汉时说:“这位同志来自河南南阳。”令杨永汉没有想到的是,那位管理者上前拉着他的手,激动得说:“南阳援疆干部,雅西克!” “我虽然不是援疆干部,但那一刻,我真为南阳援疆干部骄傲。”杨永汉动容地说。 这是一回心灵之旅—— 哈密之行丰富今后写作素材 就在杨永汉回到哈密重温30年前那场感动和记忆时,他亲历哈密万人大滞留的散文《那年哈密的感动》,也在《河南工人日报》发表,引发很多共鸣。 经历,体悟,书写,是这些年杨永汉的状态。这位农民出身的作家,当过赤脚医生,干过搬运工,在乡文化站帮过忙,创办过乡村文学社,在过去那个崇尚阅读的年代里,凭借对文字的喜爱向命运抗争到底。 “人这一生,一定要有梦想。”这个7月,他说,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就像没有根的浮萍,就像随风漂泊的云朵,很难饱满用力生活,也很难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风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吹动一片树叶,而无法吹动一只蝴蝶,就是因为生命的力量。 这位靠卖鸡蛋上函授文学院学习写作的汉子,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在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死磕到底的书写中,9年时间相继出版了《血战沙漠核鼠》《山野菊》《绝处蓬生》三本书,其中一篇文章《撕毁的新人》还入选全国中考语文试题。 “这一趟重返哈密,也给我带来创作的素材和灵感。”采访结束时,杨永汉对本报记者说,正是因为对文字的喜爱,在经历了那场家国往事后,他才写下了那封感谢信,才成为那场家国往事见证人中的特邀嘉宾,回到哈密重温30年前的点滴。 他说,虽然,现在严肃写作和严肃阅读不被看好,与之相关的很多行业都处境堪忧。但,用生命书写的人,依旧行走在读写的路上;用心阅读的人,依旧行走在文字的殿堂。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责任编辑: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