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居在黔东南的民众在榕江萨玛节上劲舞欢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因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古朴的民俗文化至今得以保存。这里众多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形成了奇特的节日文化。黔东南州每年有民族节日135个,有“百节之州”的美誉。在众多的节日里,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侗族萨玛节”是最富有神奇色彩的一个。 以榕江三宝千户侗寨为中心的祭萨文化,气势恢弘,古老神奇。每年的“侗族萨玛节”生动地展示着榕江各族民众的精神风貌、浓郁别致的民族服饰和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静静的都柳江绕过三宝侗寨,停靠在江边的三两条小木船迎着波浪轻轻摇动。榕树有情,纷纷垂下枝条,就像伸出双手抚慰远行的一江碧水。高高的鼓楼下,侗家女儿齐声唱着多耶歌,感谢女神萨玛永世的庇佑…… “小小的祠堂总是被精心选址在村寨的最幽深处,与鼓楼相比,少了高调与张扬,内中供奉着侗族人民心中最大的神‘萨玛’,侗家人将其膜拜于心,默默伺奉。”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院长、贵州省侗学会常务副会长石开忠说,自己从小在侗寨长大,侗族民众祭拜萨玛的场景特别庄重肃穆,村子里只有妇女和德高望重的寨老,才可能参加那样的仪式。 “萨玛”侗语直译为大祖母,深意则为至高无上的女神。如今,在贵州境内的榕江、黎平、从江、天柱等县,一些侗族村寨信仰萨神,每一个村寨都修建有萨玛圣母祠,每年在特定的时候全村妇女共同祭萨祈福。 这是一种早期社会女性崇拜的文化遗存,千百年来根植于侗族人民的心中。有关萨玛的传说有多种版本,其中,女英雄说流传最广。那是一个没有时代背景的悲壮故事,一个名叫杏妮的侗族女性先祖,为了保护族人,征战中倒在了今天黎平和榕江交界的一个叫弄堂概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先祖,人们修建村寨前就要在她亡故的地方,取来一捧泥土修建萨坛,才开始修建房屋。侗族古寨规有“未建房屋,先建鼓楼,未建寨门,先设萨坛”的说法。 村落中幽深静谧的萨玛祠 古朴的祠堂内,萨玛的化身是一把半开半合的黑色雨伞,立在小屋正中的萨坛上,萨坛由泥土和石块组成,建坛之初还要埋下捶布的木棰、火钳、三角架等等生活用品。在石开忠的记忆里,小孩子是不能参与萨玛祠内的仪式的,但是孩子们却可以和大人在随后的庆祝活动中,都有分享相同份量食物的权利。“无论是八十岁高龄,还是身在襁褓,都会在活动中分得数量完全一样的食物,这是一种原始的平均主义。”
在几十年前,萨玛祠由专人看管,平常的日子里,大门紧闭,外人更是绝对不能进入其中。如果寨子里出现鸡瘟、猪瘟等特殊事件之后,老人们就会认为,寨子里的萨神已经不在位置上,所以没能及时保护寨子,需要重新请神归位。于是,立即会封寨三天,进行扫寨,隆重地祭祀萨玛,以祈求保佑。“由于外界人员不能参观,所以很少有这方面的文献记录。” (责任编辑:李华) |